南方网讯(记者曾剑峰)“金沙江流水响叮当,我们红军要过江,不怕山高路又长,我们红军真顽强。”这首歌描述的正是1935年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情景。站在皎平渡大桥上,聆听哗啦啦的流水声,记者仍能感受到“金沙水拍云崖暖”的气势。

皎平渡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,是云南和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,流经此处的金沙江从崇山峻岭中穿过。由于两岸多悬崖峭壁,落差大,江水与河岸撞击后溅出朵朵浪花,水流之湍急可见一斑。横亘在金沙江上的皎平渡大桥长达280多米,由此可推测江面的跨度。
图片:帮助红军渡江的37名船工名单
据禄劝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张永兴介绍,当年红军就是更恶劣的环境下,通过6艘船(共有7艘船,但其中1艘是破船,无法渡人)、37名船工来回划船全部渡过金沙江。
据悉,三元宫会议召开后,中共中央发出电文《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》。1935年5月,红军兵分三路为渡江做准备,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居中,计划从皎平渡渡江;红一军团为左翼,计划从元谋的龙街渡江;红三军团为右翼,计划从洪门渡渡江。当红一军团赶道龙街渡口,红三军团赶到洪门渡,发现没有船只,而且江宽水急无法架起浮桥,均接命令全部转到皎平渡过江。

图片:红军渡江时使用过的船桨
据禄劝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张永兴介绍,作渡江用的每条木船配备了6名船工,以6个人为一个班次,来回划10趟以后就换班次休息。大的木船可以搭载70多人,小的木船可以搭载30至40人。从5月1日至9日,经过9天9夜的奋力拼搏,红军顺利渡江进入四川,国民党军队追到江边已是2天后。
网友评论
请登录后进行评论|
0条评论
请文明发言,还可以输入140字
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,请等候审核
小提示: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,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